春耕进行时 山西农资人在行动(三) 榜样的力量
Date:
2021-03-14
“春种一粒栗,秋收万颗子” 又到一年中春耕季节的忙碌时刻。
公路上,奔腾的三轮货车突突地忙着运送种子、化肥等物资;仓库里,不少人一边码着物资,一边清点库存;乡间地头,数不见的人影播种、施肥,热火朝天的忙活着……
这是发生在山西夏县的一幕场景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2021年正月的尾声还未褪去,节日的喜庆氛围依然浓厚,山西农资集团晋凯农服有限公司经理兼夏县分公司经理王晋东,已然像陀螺似的忙了起来——调配农资、搬运装车、二倒入库,带领员工在莲藕田采摘、清洗、运送,在日常岗位上演绎属于自己的“平凡的伟大”。
转变:从办公室走向田间地头
脚踩土地,留有芳香。他是大家眼中最踏实的春耕“贴心人”,也是分公司人人敬佩的“领头人”,更是党员干部中联系农民纽带的“有心人”!从走进农民群众,到做好基层农技指导工作,从推广农资品牌化肥,到为大家指航引路。
节气不等人,春日胜黄金。当下,正值春耕农资供应的重要时节。
“年前预订的化肥过几天该送货了,我这几天把仓库腾一下地方,到时候电话通知你送货时间。”春节假期还没结束,王晋东就忙着与农资生产商对接,订购各类农资物品。
“老王,我订的30吨肥料没问题吧?”片刻未过,手机再次响起,来电的是夏县水头镇大张村瓜农解军昌。他今年计划种植60多亩大棚西瓜,年前就跟王晋东定好了3月份送货,但想到去年春耕时节受疫情影响农资紧俏的情形,忍不住又确认一遍。
“你就放宽心吧,啥时候施肥,随时打电话,我给你送到地头!”王晋东握了握拳头,对着电话肯定的说道。
王晋东不敢耽搁,赶紧到仓库清点库存,为下一批入库的化肥做准备。往年订购农资,王晋东并不着急入库,常常是需要的时候再让厂家送货。今年怕受疫情反复的影响,他提前做了准备,年前就在库房里备好了3000多吨各种肥料,几天后再到的一批货,会使储备更加充足,保证农户春耕生产需求。
为做好春耕工作,夏县分公司早计划、早安排、早储备。作为该县农资供应的主渠道,从去年10月起就陆续开始储备农资。为方便农户,夏县分公司提供电话订购、网络预约、线上销售、送货到田间地头等经营服务,强化农资供应配送工作。同时,不断优化货源结构,增加高效、环保农资产品销售,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、液体肥等新型肥料、功能性肥料和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确保春耕生产各种农资产品供应。
“去年那么紧俏,老王也想尽办法基本满足了大伙的需求,今年准备这么充足,想我们之所想,急我们之所急,农资这块我们就不用费心了,能省出更多精力琢磨怎么种好地了。”说起对王晋东的服务,夏县农民任引才翘起了大拇指,笑呵呵的说:“那是咱农民春耕保障的‘贴心老伙计’!”
实干:用脚步丈量黄河滩地温度
时钟刚刚走到2021年元月,本就繁忙的王晋东又扛起了“晋凯农服”这杆大旗,他本着“不忘为农服务初心,牢记助农增收使命”的宗旨,脚踏实地地做着工作。
辞去映日荷花,喜迎莲藕丰收。时下,晋凯农服莲藕种植基地的两千五百亩藕田里,莲藕迎来了收获季,一条条雪白的莲藕在阳光的照射下,犹如一个个白胖胖的人参。这几天,王晋东顾不得辛苦,和员工们一道,趁着晴好天气,穿上连体水裤,手持高压水枪,弯腰在藕田间忙碌着,探寻藏在淤泥里的莲藕,雪白的莲藕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。
忙不过来的时候,还要临时找些人来帮忙。 “挖藕时要格外小心,每条藕挖上来必须是完整的,不能断裂,这样卖相就会好些,价格也要高一点”,穿着工作服的王晋东一边清洗莲藕,一边再三嘱咐大家。鲜嫩的莲藕采摘出水,便会迅速装车,运送至岸边进行清洗。洗去污泥的莲藕洁白如玉、个头圆润饱满,这些莲藕将快速装箱,尽可能保留最新鲜的本真味道。因为产地就在家门口,本省批发商无需再去外地拿藕,市民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新鲜的莲藕。
一天天,一遍遍,王晋东和员工们们加紧采摘、清洗、装车,供应市场,丰富百姓的菜篮子,现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“今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亩,莲藕长势喜人,亩产约在1700斤左右。目前,莲藕市场批发价每公斤5-6元,这个季节挖的莲藕,铁含量最为均匀,而且口感和品质也是最好的。按今年莲藕开挖的情况来看,是个丰收年”,王晋东喜出望外地告诉批发商。
晋凯农服莲藕基地,倾注着王晋东的一腔心血。自2017年建立以来,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帮助贫困户增收,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这里务工挣钱,这些人中不仅有来自周边村镇的村民,也有来自陕西、河南等地的专业老手,每人每天可以挖八九百斤藕,大约有四五百元的收入。
不仅如此,王晋东不无兴奋地说,每年荷花绽放的盛季,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。莲藕特色种植基地的建立,不仅有效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,使得乡村环境越来越美,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“四清四化”的压力,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。
感悟:努力成为基层“有心人”
目前,晋凯农服积极调整莲藕种植产业结构,不断扩大莲藕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,以特色产业促进助农增收,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条新路子。谈起这些,王晋东并无多少自得之色。1994年,19岁的他在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服务“三农”的道路。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王晋东,时刻要求自己,既要“细心”做好日常经营工作,也要“耐心”为农民做好农技指导,努力成为工作中的“有心人”。从夏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到如今的山西农资集团夏县分公司、晋凯农服公司,岗位变化背后不变的是对“三农”事业的热情。
与疫情抗争,与春光同行。为有效推进春耕生产,王晋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,带领员工开展农资送货上门的服务活动。“现在是茴子白移栽最好时节,受疫情影响,出行不便、农资紧缺,要不是王晋东他们把化肥送到地里,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办,这可是关系到我家一年的生计。”夏县菜农张学林激动地说。
“我是党员,我先上”,王晋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继续加强疫情防控,宣传农资集团自主品牌 “晋凯”、“三晋粮仓”,结合果树、冬枣等经济作物种植情况选择农资产品,带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果树苗移栽等技术,指导村民规范、有序进行春耕生产工作。
二十七年光阴,二十七年历练;二十七年基层,二十七年服务。二十七年如一日的经历更坚定了王晋东的初心——“苦想没盼头,苦干有奔头”,王晋东不惧困难、勇挑重担,服务“三农”,展示了山西农资人的责任与担当,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。
Related News